为了帮助同学们快速融入大学校园生活,克服初来的迷茫和挑战,熟女高潮
于9月12日晚在仙林校区博远楼106室成功举办“大学新篇初启,思维重塑领航”大学生活经验分享会。此次活动邀请到了五位优秀的同学进行学习、竞赛方面的经验分享,分别为国实2401班周若语、国实2401班沈欣烨、审计2402班吴晓可、人资2402班李坤、国贸2402班曹麟熙。

图为主持人为活动开场 周思敏摄
讲座开场,主持人先为大家介绍了值得参与的“白名单”赛事,包括“挑战杯”“大创”“互联网+”等等。五位嘉宾就自己的竞赛经历向同学们进行了经验分享。当被问及如何拿下“大创”国家级立项时,周若语同学表示选题要精准、组队要依个人优势偏好,方能行稳致远。接李坤同学结合商精赛国奖经历,提醒同学们立足兴趣特长,并鼓励“零经验”同学大胆自建队伍。同学们现场报以热烈掌声。
就如何把志愿活动转化为竞赛能力的问题,沈欣烨同学从“服务中成长”出发,呼吁大家课余积极投身志愿,以锤炼沟通与统筹能力。随后吴晓可同学分享“海投”攻略:大一广撒网,各类赛事如商赛、建模、“搜知杯”等等大小赛事皆有作用,用“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心态抢得先机;谈及四六级630+、560+的高分,她强调“像琴弦一样日日绷紧”方能脱颖而出。在大一期间两获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的曹麟熙同学用风趣幽默的口吻简述了自己紧迫的大一生活,她表示不被压力所裹挟,冷静思考合理规划最为重要。最后,嘉宾们一致表示,竞赛路上坎坷与动摇皆为常态,及时整理现状、调整心态才是制胜关键。

图为李坤同学正在分享经验 马欣玥摄
在自由提问环节,三位嘉宾就同学们普遍关心的竞赛难题给出了“解题思路”。选题毫无头绪怎么办?周若语同学支招:“导师论文、热点政策,灵感往往藏在里边。”期末撞车比赛如何两全?曹麟熙与沈欣烨提出一致观点:用“清单+复盘”把大任务切成小方块;吴晓可则补充“节奏派”观点,先让考试周“插队”,比赛材料带在碎片时间打磨。谈及竞赛中遭遇的冷场、数据崩盘、队友临时退赛,三位嘉宾笑言“坑都是必修课”,正视焦虑、迅速开复盘会,才能把意外变“彩蛋”。
交流环节,国贸2502王佳慧同学提出了对于比赛选择的困惑:“比赛有不同的规模,也伴随着不同的挑战,怎么样正确的做出选择?”对此,嘉宾们提出任何比赛都有相应的风险,应该综合考虑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比赛。

同学们正专注于分享会中 周思敏摄
竞赛不只是简历上的一行奖项,更是把想法变成现实的“练兵场”。希望参加分享会的大一新生都能在优秀前辈的经验分享中汲取力量,未来在竞赛场上崭露锋芒,在学业途中稳步前行。